立即點擊


標題

報告,, 印度文化!! 有誰可以幫幫我 ,,


問題


世界文化課,,需要一些印度文化可以幫我嗎>ˊˊˊ<拜託謝謝*!!


最佳解答


印度簡介 概況 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次大陸。面積2974700平方公裡。海岸線長6083千米。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,曾創造了燦爛的印度河文明。公元前325年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。1757 年以后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。1947年6月,英國公布了“蒙巴頓方案”,實行印、巴分治。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。1950年1月26日宣布為共和國,仍為英聯邦成員。同年4月1日同我國建交。 居民 人口居世界第二位。有10個大民族和許多小民族,印度斯坦族佔46.3%,泰魯固族8.6%,孟加拉族7.7%,馬拉地族7.6%,泰米爾族7.4%,古吉拉特族4.6%,坎拿達族3.9%,馬拉雅拉姆族3.9%,奧裡雅族3.8%,旁遮普族2.3%。英語和印地語同為官方語言。約有83%的居民信奉印度教,其次為伊斯蘭教(11%)、基督教(2%)、錫克教(2%)、佛教(1%)和耆那教(1%)等。 自然環境 全國分為西北部邊境高山區、恆河流域平原區和印度半島區三個大區,平原西部有印度大沙漠。西北部屬山地氣候,恆河流域屬季風型亞熱帶森林氣候,半島多屬季風型熱帶草原氣候﹔半島西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。東北部阿薩姆邦年平均降水量在4 0 0 0 毫米以上,乞拉朋齊達1 1 4 3 0 毫米,是世界上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區之一。 自然資源 主要礦物有煤、鐵、錳、鉻、鈦、菱鎂礦、鈹、鋯、獨居石、雲母、螢石、石油等。森林面積佔全國面積2 3 %。 經濟概況 經濟以農業為主,農業人口佔全國人口的7 4 %。主要的農作物是稻子、小麥、棉花、黃麻、甘蔗和茶葉。工業以採礦和紡織為主,還有鋼鐵、電力、石油、化學、橡膠、煤、火柴、黃麻、茶葉等。主要外貿對象是美、日、英及俄羅斯,出口黃麻制品、茶葉、鐵礦砂、棉織品及皮革等。進口糧食、機器設備、車輛、石油產品、鋼鐵、金屬、化工產品等。 重要城市 新德裡:首都,位於德裡西南,是德裡的新城。 德裡:包括新城和舊城,人口6 2 2 萬,全國政治、經濟、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。有許多著名寺院和古代建筑。 加爾各答:人口3 3 1 萬,為全國第一大城市和黃麻加工中心。是東海岸最大港口。 孟買:包括郊區人口1 0 1 3 萬,是由印度最大紡織業中心。為世界良港,有國際航空站。 其它 重要節日:國慶日1 月2 6 日。燈節1 0 -1 1 月間。聖水沐浴節,每隔1 2 年舉行1 次。 與我國建交日:1 9 5 0 年4 月1 日。 貨幣:印度盧比(Rupee)。 時差:比格林尼治時間早5 小時3 0 分﹔比北京時間晚2 小時3 0 分。 國花:荷花。 國鳥:藍孔雀。 國徽格言:唯真理必勝。 國名釋義:古代,印度人以“信度”二字表示河流。羅馬人將信度讀為“印度斯”,貢國人則讀為“印度”。 世界之最:世界上使用語言最多的國家之一,僅憲法規定可使用的語言就有1 4 種。泰戈爾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,1 9 3 1 年獲諾貝爾文學獎。電影業興盛,有“電影王國”之譽。 民俗:婦女額頭點有吉祥痣,表示喜慶、吉祥之意,為印度民族風格的標志。紗麗為婦女傳統服裝。 游覽勝地: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,名勝古跡眾多,其中最著名的泰姬陵,有人間建筑奇跡之美稱,其建筑宏偉壯觀,精美絕倫,全部用潔白的大理石建成。 (人民網資料) (責任編輯:虞兮) 2006-03-15 18:28:31 補充: 印度文化:傳統及其轉型劉建 (一)印度文化從來就不是凝固的,一成不變的,而是在不斷吸收異族文化的過程中發展和豐富起來的。 印度文化具有十分鮮明而又強烈的特色。從印度河文明至今天的經濟改革,從吠陀本集至當代文獻,可謂一脈相承,生生不息。 印度傳統文化的顯著特色之一是它的宗教性。宗教從古至今一直主宰著人們的精神生活,左右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准則。印度歷史上曾先后產生並流行多種宗教。印度教、佛教、耆那教和錫克教均起源於印度。此外,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蘭教、基督教、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等在印度都有自己的信徒。


其他答案


結婚是人生大事,在印度更為多彩多姿,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儀式,習俗、禁忌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,亦產生不同的差異,相同的是繁文縟節的儀式和彩色繽紛的場景、唱歌跳舞,美食甜點,延續三天或七天不足為奇,印度電影十之八、九少不了結婚場面,劇情關鍵性的發展,永遠和結婚有關。2002年印度的富商薩哈拉集團總裁為兩子結婚,在6天的喜宴,花了31億台幣,創了金氏記錄,世人嘆為觀止,印度親友在婚宴中,流連忘返,充滿了異國風情,令人有浪漫的憧景!2005年5月之台北印度文化節將以印度結婚為主軸,因此本站將有更多的印度結婚圖文陸續推出,也歡迎參加或參予印度結婚的朋友提供相關圖文,分享浪漫人生!旁庶普的婚禮PunjabiWeddings圖片參考:http://www.indianandworldmusic.net/news/images/wedding-4.jpg新郎也刻意打扮一番和在臉上掛上一種叫喜哈拉的特殊裝飾花串,新郎牽著馬迎娶稱”郭何底”(Ghodi)和一起來迎娶的親友,穿傳統的叫巴蕾Barat的服飾及帶隨行樂隊,吹嗩吶、打鼓、跳舞喜氣洋洋來迎娶印度教徒則是延路放火炮,雙方的父母坐在前面。新郎、新娘必需在長方形的聖火壇繞七圈的儀式稱之拉旺法律(LawanPhere)。錫克教徒的新郎、新娘,必須經過大師念頌錫克經文後才能入坐。這些經文是要提醒新人婚姻的責任和義務,入坐前並要繞大師一圈,這些儀式通常在早上錫克教的神廟中(Gurdwara)舉行。儀式結束後,新娘則向娘家告別,再和新郎進入來迎娶精心佈置的禮車。參考資料:http://www.indianandworldmusic.net/news/wedding.php


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,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


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60315000013KK09089

FFA7A3BB43843429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世界文化 印度文化
    全站熱搜

    知識百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